第(2/3)页 夏氏起码还是分的清楚这些的。 这么说着话, 老郎中就来了。 老郎中先去看了淑慧,然后出来,由大家伙陪着说话。 老郎中还给宋老太太行礼,称呼的是老人家。 宋老太太就问了她最为关切的问题,淑慧有没有伤了身子。 “亏的厉害。得好生调理。”老郎中这样的事见多了,知道宋老太太最想知道的是什么。“如果不再有什么意外,对以后是没影响的。只是要想再生育,最好等一年,最少等一年。” 宋老太太就点头:“淑慧年轻, 一年两年的,不碍事。” 只要淑慧以后还能生,那就可以了。 宋老太太放下了心头最重的包袱。 “开最好的药,不用省钱。 淑慧的身子最要紧。”宋老太太还跟老郎中说。 老郎中就笑了,说快雪堂的人也是这么嘱咐她的。“二姑奶奶是有后福的。”就凭娘家人这么看重她,她就有福。 说起来,放在一般的庄户人家,嫁出门的女孩,那真就是泼出门的水差不多了。 小产回娘家做月子这件事就不敢想。 更不要说花费这么多银钱看病吃药了。 不说别的,就是那老山参,谁家能有呢。 “要是别人家遇到这样的事,说句不好听的,就只有等死的份儿了。” 老郎中又坐了一会就告辞了,宋逸山亲自跟着车给送了回去。 老山参的功劳自然很大,但是要没有这位老郎中, 淑慧也是非常危险的。 送走老郎中,淑媛就陪着宋老太太又来看淑慧。 淑慧在炕上坐着。 “你坐起来干啥?咋不躺着了?”宋老太太关切地问。 “我都听见了。”淑慧抬起头来说。 “你都听见啥了?” 宋老太太忙又问。 “你们跟郎中说话,我都听见了。”淑慧就说。 因为听众人的意思,是要她离开李大郎,淑慧就有了心事。她吃过饭又吃过药,觉得有了点精神,就想听听,大家伙背着她是不是说到李大郎了。 第(2/3)页